双向赋能 共谋发展 ——科研处组织召开科研工作座谈会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4-11-21浏览次数:13

科研工作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也是培养创新人才、推动学科建设、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为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、提升科研创新效能,1119日下午,科研处联合人事处组织召开2024年度科研工作座谈会。近三年引进高层次人才、名校优生及新进教师代表齐聚一堂,双向赋能共谋发展。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崔霞主持座谈会。



教师如何快速定位,做好职业规划?人事处处长董玲从“人才强校战略”、“人才发展规划”等方面,结合学校实际就教师发展和职业规划作了详细分析和指导。董玲建议,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发展,认真学习学校出台的《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》《教职工进修办法》《鼓励教职工攻读博士研究生奖励与管理办法》等系列文件,用好盐城市“汇盐行动”“黄海明珠”等人才政策,兼顾好自身学科发展与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,实现自身学历提升与教师职业发展。

教师如何实现“科研项目研究”与“有组织科研”的有机融合?科研处处长单春明,从学校现有纵向课题作为切入点,分析各级在研项目类别、申报要求和申报时间,鼓励青年教师要勇攀高峰,秉持脚踏实地、潜心钻研的精神,夯实自身实力的基础上,注重个人发展与团队协同的衔接与互补,找准科研基石,谋划科研发展道路;鼓励高层次人才重点找平台、组建团队,围绕省部级科研项目、高水平科研论文、代表性科研奖励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工作,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科学研究、平台建设、服务地方上的优势。


教师如何从实现“高学历”到“高层次”的提升?市校共建文化智库——盐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、孙曙教授鼓励青年教师,一是要多写、多练、多积淀,从校级课题开始,逐步晋级到市级、省级课题;二是另辟蹊径,从撰写咨询报告开始,为自身科研发展、为地方社会发展献策进言。

座谈会上,高层次引进人才代表们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建言献策,“可以依靠地方文化提炼科研主题”,“可以联动大数据发展或者物流发展科研创新点”等;新进教师代表们交流自身成长和发展规划,坦言发展困惑。

  



崔霞校长认真听取老师们的交流和意见建议,逐一点评,对如何平衡教学、科研、学生管理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。针对大家的困惑她提出:一是希望高层次人才能够充分发挥“头雁作用”作用,做好传帮带;二是强调科研工作要与服务地方经济结合起来,集中精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;三是要求科研管理部门要为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、高层次人才的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环境,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提升计划和评价体系。


崔霞校长指出,人才是高校第一资源、核心战略资源,更是学校办学底气所在,价值所系,希望老师们以学校“三品”大先生和“三心”大工匠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引,围绕“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”奋斗目标,在学校转型发展重要时期贡献最大努力。崔霞校长勉励老师们:要立足学校,找准定位,快速将自身的专业优势融入学校发展;要守正创新,精业笃行,在学校转型发展核心指标上作出贡献;要集成融合,协同联动,实现自身成长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并进。